得了糖尿病如何打胰岛素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需根据血糖水平、胰岛功能、饮食运动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方式包括基础胰岛素注射、餐时胰岛素注射、预混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治疗及特殊情况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操作,避免低血糖或剂量不足。

1、基础胰岛素注射

基础胰岛素用于维持空腹血糖稳定,通常选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或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每日固定时间皮下注射,剂量根据睡前及空腹血糖值调整。注射部位优先选择腹部、大腿外侧或上臂,需定期轮换避免脂肪增生。使用前检查药液是否澄清,注射后停留10秒确保完全注入。

2、餐时胰岛素注射

餐时胰岛素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常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需在餐前5-15分钟注射,剂量根据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餐前血糖值计算。注射部位选择腹部吸收最快,运动前避免在活动肢体注射。若进餐延迟需警惕低血糖风险,随身携带糖果应急。

3、预混胰岛素注射

预混胰岛素包含基础与餐时成分,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适合胰岛功能尚存但分泌不足的患者。通常每日早餐前、晚餐前各注射一次,需严格定时定量进餐。注射前需充分混匀药液至乳白色,避免剧烈摇晃产生气泡。剂量调整需同时关注空腹及三餐后血糖波动。

4、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泵通过导管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适用于血糖波动大、频繁低血糖或妊娠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监测4-7次血糖调整基础率与餐前量,每2-3天更换输注部位防止感染。注意泵管堵塞、电池耗尽等异常情况,备用手工注射器具应急。

5、特殊情况调整

发热、感染等应激状态需增加胰岛素剂量10-20%,手术前后改用静脉胰岛素输注。运动前酌情减少餐时胰岛素量,饮酒后警惕夜间低血糖。旅行时注意胰岛素冷藏保存,跨时区需重新制定注射时间。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少剂量,老年患者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期间需规律监测指尖血糖,记录注射时间、剂量与进餐情况。选择4mm或6mm针头垂直进针,消瘦者捏起皮肤褶皱。定期评估注射部位有无硬结或脂肪萎缩,每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筛查。配合糖尿病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分餐制避免血糖骤升。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需防范运动后迟发低血糖。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15克糖类食品,严重意识障碍需送医注射胰高血糖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