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高血压药会有哪些副作用

服用高血压药物可能出现头痛、干咳、水肿、低血钾、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具体表现与药物种类及个体差异有关。常见降压药类型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不同药物副作用存在差异。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可能引起血管扩张性头痛,通常表现为太阳穴或后脑勺胀痛,多发生于用药初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也可能导致头痛,与脑血管调节功能暂时性紊乱有关。若头痛持续加重或伴随视力模糊,需警惕高血压危象,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片可能引发刺激性干咳,发生概率较高,与缓激肽蓄积刺激呼吸道有关。咳嗽多呈无痰性,夜间平卧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咽喉发痒。若咳嗽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此类药物极少引起咳嗽反应。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片常见副作用为踝部水肿,与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相关。水肿多呈对称性,按压可出现凹陷,通常不影响肾功能。轻度水肿可通过抬高下肢缓解,严重者可联用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
噻嗪类利尿剂如吲达帕胺片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钠重吸收导致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心悸或心律失常。长期用药患者应定期检测血钾,日常可适量摄入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严重低钾时需遵医嘱补充氯化钾缓释片,避免与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片联用不当引发高钾风险。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可能影响男性勃起功能,与降低外周血流灌注及睾酮水平相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欲减退,这种副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新型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片对性功能影响较小,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高血压患者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程度。日常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酒精与药物相互作用。出现严重副作用如面部水肿、呼吸困难或晕厥时须立即停药就医,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