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关键词: #糖尿病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年龄分布及治疗方式。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多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常见于中老年,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或口服降糖药控制。
1型糖尿病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起病急骤,常伴随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主要因胰岛素抵抗合并β细胞功能渐进性衰退,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存在慢性并发症。
1型糖尿病发病高峰在5-7岁及青春期,有家族遗传倾向但与环境触发因素相关。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超重人群,与代谢综合征、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1型糖尿病须通过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模拟生理分泌,需严格监测血糖。2型糖尿病首选二甲双胍等口服药,后期可能需联合胰岛素,但部分患者通过减重可逆转糖代谢异常。
1型糖尿病易早期出现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需重点防控微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更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较快。
1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手段,临床试验聚焦免疫调节。2型糖尿病可通过控制体重、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一级预防措施降低发病风险。
两类糖尿病患者均需定期筛查糖化血红蛋白与并发症,1型患者需掌握胰岛素剂量调整技能,2型患者应重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保持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并建立包括内分泌科、营养师在内的长期管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