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角膜炎注意什么

滤泡性角膜炎患者需注意避免揉眼、防止感染扩散、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及保持眼部卫生。滤泡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主要表现为结膜滤泡增生、眼红、畏光等症状,可能影响视力。
揉眼可能导致滤泡破裂,加重炎症或引发继发感染。患者应养成不随意触碰眼睛的习惯,尤其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眼部。若出现眼痒或异物感,可使用医生推荐的人工泪液缓解,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
滤泡性角膜炎具有传染性,患者需单独使用毛巾、枕头等个人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接触眼睛前后需彻底洗手,患病期间暂停佩戴隐形眼镜。若为病毒性感染,需警惕通过分泌物传播的风险。
根据病因选择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用于病毒感染,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用于细菌感染。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止复发。
炎症消退后仍需按医生要求复诊,通过裂隙灯检查评估角膜恢复情况。若出现视力下降、疼痛加剧或分泌物增多等变化,应立即就医。慢性滤泡性角膜炎可能需长期随访观察。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眼睑清洁液清洁眼睑边缘,减少分泌物堆积。避免化眼妆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强光刺激。室内保持适宜湿度,避免空调直吹眼睛。
滤泡性角膜炎患者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用眼。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有助于角膜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酒。恢复期间暂停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眼部的活动。若需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建议每20分钟远眺休息,配合人工泪液预防干眼。儿童患者家长需监督用药及卫生习惯,避免患儿抓挠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