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和干眼症有什么区别

青光眼和干眼症是两种不同的眼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危害程度。青光眼以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为特征,干眼症则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引发眼部干燥不适。
青光眼多与房水循环障碍有关,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常由小梁网功能障碍导致眼压缓慢升高,闭角型青光眼则因前房角狭窄引发急性眼压骤升。干眼症病因包括睑板腺功能障碍、长期电子屏幕使用、干燥环境刺激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导致泪液质或量异常。
青光眼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出现视野缺损、视物模糊,急性发作时伴随眼痛头痛、恶心呕吐。干眼症典型症状为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晨起粘稠分泌物增多,环境干燥或长时间用眼后加重,偶见反射性泪液增多。
青光眼诊断需眼压测量、眼底视神经杯盘比评估、视野检查和前房角镜检查。干眼症通过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等评估泪液功能,睑板腺成像可辅助判断腺体状态。
青光眼需降眼压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严重者需激光小梁成形术或滤过手术。干眼症以补充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为主,合并炎症可用环孢素滴眼液,睑板腺功能障碍需热敷按摩或强脉冲光治疗。
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伤不可逆,未及时控制可致失明。干眼症虽不直接威胁视力,但长期重症可能引发角膜上皮损伤,影响生活质量。两者均可通过早期干预控制进展,定期眼科检查尤为重要。
建议青光眼患者避免暗环境长时间用眼,控制咖啡因摄入;干眼症患者应保持环境湿度,减少隐形眼镜佩戴时长。两类疾病均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出现突发视力下降、剧烈眼痛或持续眼部不适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