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带状性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属于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损伤神经所致。

1、疼痛特点

疼痛表现为持续性灼烧样、刀割样或电击样痛,可伴随痛觉过敏或痛觉超敏。疼痛区域通常局限于原疱疹皮损对应的神经支配区,常见于胸背部、头面部或腰骶部。部分患者疼痛程度剧烈,可能持续数年,夜间症状加重可能影响睡眠。

2、神经损伤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激活后沿感觉神经节扩散,导致神经节及周围神经炎症、脱髓鞘病变。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神经毒性物质可造成神经纤维变性,中枢敏化后形成病理性疼痛环路。年龄增长导致的神经修复能力下降会加剧损伤。

3、高危因素

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显著增高,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风险更高。急性期疱疹皮疹面积大、疼痛剧烈者更易遗留后遗神经痛。头面部疱疹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概率超过其他部位。

4、诊断标准

需结合典型带状疱疹病史及持续性神经痛症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神经痛。体检可发现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存在触诱发痛。必要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影像学检查用于排除脊柱病变或占位性病变。

5、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药物治疗与神经阻滞可降低慢性化风险。常用药物包括普瑞巴林胶囊、加巴喷丁片等钙通道调节剂,阿米替林片等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利多卡因贴剂等局部用药。顽固性疼痛可考虑脊髓电刺激或脉冲射频治疗。康复期需结合心理疏导与物理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避免搔抓疼痛区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疼痛急性发作时可尝试冷敷。建议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依赖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