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胆道系统常见癌症类型,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三类。
胆管细胞癌的发生与慢性胆道炎症刺激密切相关。长期存在的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会导致胆管上皮反复损伤修复,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肝吸虫感染引发的胆管慢性炎症也是高危因素,华支睾吸虫感染可诱发胆管上皮异常增生。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胆管囊肿等结构异常,胆汁淤积持续刺激胆管黏膜。
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皮肤巩膜黄染,伴随小便颜色加深和大便陶土样改变。肿瘤阻塞胆管时可出现持续性右上腹隐痛,部分患者伴有皮肤瘙痒症状。疾病进展后可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消耗性表现。肝门部肿瘤可能压迫门静脉导致腹水形成,实验室检查可见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
影像学检查首选腹部增强CT或MRI,可显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及局部强化病灶。MRCP能清晰呈现胆管树形态和梗阻部位。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具有辅助诊断价值,但需排除胆道感染导致的假阳性。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可获取病理标本,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能提高早期病变检出率。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根据肿瘤位置可能需行肝叶切除联合胆管重建。不可切除病例可采用胆管支架置入缓解梗阻,配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局部进展期患者可考虑三维适形放疗,靶向治疗药物培美曲塞二钠对部分患者有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MSI-H型肿瘤的二线治疗。
肿瘤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30%以上。R0切除患者预后显著优于姑息治疗者,淋巴结转移会明显降低生存期。血清CA19-9水平超过1000U/ml提示预后不良,合并血管侵犯是复发高危因素。术后定期复查腹部影像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
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后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中链甘油三酯改善营养吸收。日常应避免剧烈腹部碰撞,注意观察粪便颜色变化。建议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出现皮肤黄染或腹痛加重应及时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