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与糜烂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关键词: #胃炎
关键词: #胃炎
胃食管反流与糜烂性胃炎是两种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病因及典型症状。胃食管反流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疾病,糜烂性胃炎则是胃黏膜发生糜烂的炎症反应。
胃食管反流主要累及食管下段,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导致胃酸、胆汁等反流至食管。糜烂性胃炎病变位于胃黏膜层,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及浅表性糜烂,严重时可累及胃窦或胃体部。
胃食管反流常见诱因包括食管裂孔疝、腹压增高、饮食刺激等。糜烂性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刺激等因素相关,部分患者存在应激或自身免疫因素参与。
胃食管反流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为特征,平卧时加重。糜烂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胃食管反流诊断依赖24小时食管pH监测、胃镜检查及食管测压。糜烂性胃炎需通过胃镜直视下观察黏膜损伤程度,结合病理活检明确炎症分级,必要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胃食管反流以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片、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为主,严重者需抗反流手术。糜烂性胃炎需根除幽门螺杆菌(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铋剂),保护胃黏膜如硫糖铝混悬凝胶,避免刺激性药物。
两类疾病均需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高脂饮食、咖啡因及辛辣食物,规律进食并控制体重。胃食管反流患者睡眠时可抬高床头,糜烂性胃炎患者应戒除烟酒。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进行胃镜复查,遵医嘱规范用药以防止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