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反恶心想吐怎么办

关键词: #恶心
关键词: #恶心
高反恶心想吐可通过吸氧、调整活动强度、补充水分、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高原反应通常由缺氧、气压变化、身体适应能力差等因素引起。
高原反应恶心想吐与缺氧密切相关,吸氧可直接改善血氧饱和度。便携式氧气瓶或氧气袋适合短期使用,流量控制在每分钟1-2升。吸氧时保持半卧位,每次持续15-20分钟。若症状未缓解需重复进行,但单次吸氧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立即停止登山或剧烈运动,选择通风处静卧休息。避免快速行走、负重等行为,减少耗氧量。初到高原前3天建议每日活动时间不超过4小时,海拔每升高300米需增加1小时适应期。休息时保持头部抬高,有助于减轻脑部充血。
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3升,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补充能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加重恶心症状。避免饮用酒精、咖啡等利尿饮品。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增加补液量。
乙酰唑胺片可促进碳酸氢盐排泄,缓解高原反应症状。地塞米松片能减轻脑水肿,但需警惕血糖升高副作用。甲氧氯普胺片针对呕吐症状,必要时可短期使用。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需立即前往低海拔地区医疗点。严重高原反应可能引发肺水肿或脑水肿,需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配合呋塞米注射液利尿治疗。转运过程中持续低流量吸氧。
进入高原前1周可服用红景天胶囊帮助适应,抵达后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避免感冒、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睡眠时采取半卧位。适应期间每日监测血氧饱和度,正常值应保持在90%以上。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或加重时,必须终止行程下撤至低海拔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