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脊柱的肌肉都有哪些

屈脊柱的肌肉主要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和胸锁乳突肌等。这些肌肉协同收缩可使脊柱向前弯曲,完成躯干前屈动作。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该肌收缩时可使胸廓向骨盆靠拢,实现脊柱前屈。长期久坐或核心力量薄弱可能导致腹直肌张力失衡,引发下腰痛。可通过仰卧卷腹等动作强化肌力。
腹外斜肌以锯齿状起自第5-12肋骨外面,肌纤维斜向内下方,后部止于髂嵴前部,前部移行为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双侧同时收缩时协助脊柱前屈,单侧收缩则使躯干侧屈旋转。急性拉伤常见于突然扭转躯干的运动。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第10-12肋骨下缘。其功能与腹外斜肌协同但方向相反,双侧收缩时增强前屈力量。肌力不足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起自腰椎横突及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虽然主要功能为屈髋,但在固定下肢时能通过牵拉腰椎参与躯干前屈。久坐导致的髂腰肌短缩可能加剧腰椎前凸。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斜向后上止于颞骨乳突。虽然属于颈部肌肉,但在强力屈颈时可通过上胸段脊柱的前屈辅助躯干弯曲。落枕或颈椎病患者可能出现该肌痉挛。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肌肉劳损,建议每周进行2-3次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仰卧抬腿等动作。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的脊柱扭转动作。若出现持续腰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