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晕厥是什么原因

关键词: #晕厥
关键词: #晕厥
老人晕厥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脑供血不足、低血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有关。晕厥是大脑短暂性缺血导致的突发性意识丧失,通常数秒至数分钟内自行恢复,但需警惕潜在疾病风险。
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快速起身时血压骤降,与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减退有关。典型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可能伴随冷汗、乏力。建议老人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增加水和盐分摄入,必要时穿戴弹力袜改善循环。若频繁发作需排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输出量骤减引发晕厥。发作前可能有心悸、胸闷等先兆,心电图或动态心电监测可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控制房颤,严重窦房结功能不全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突发晕厥伴胸痛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颈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脑血管病变易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见于转头或仰头时突发晕厥,可能伴有一过性黑矇、言语不清。可通过颈动脉超声或头颅CT血管造影确诊,轻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重度狭窄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过量或进食不足时易发生低血糖晕厥,发作前有饥饿感、手抖、冷汗等预警症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可缓解,长期需调整降糖方案如将格列本脲片更换为低风险药物。非糖尿病患者反复低血糖需排查胰岛素瘤等内分泌疾病。
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片可能引发血压过低导致晕厥。抗抑郁药如盐酸帕罗西汀片也会影响血管张力。建议记录晕厥与服药时间关联性,由医生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药物品种,避免多种降压药联用。
老人晕厥后应保持侧卧位避免窒息,记录发作诱因和伴随症状。日常需避免长时间站立、空腹活动,起身时扶靠支撑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遵医嘱调整慢性病用药。反复晕厥或伴随抽搐、胸痛、大小便失禁时需立即送医,完善心电图、脑电图、血液生化等检查排除心脑血管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