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捂汗后怎么处理

关键词: #发烧
关键词: #发烧
发烧捂汗后应及时停止捂汗行为,采取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环境温度等措施。捂汗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加重脱水风险,需避免错误退热方式。
停止捂汗后首先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为宜,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选择透气棉质衣物,保持皮肤干爽,室温维持在24-26℃。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液颜色变浅提示补水充足。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双氯芬酸钠栓等退热药,避免阿司匹林用于儿童。若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皮疹等异常表现,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未缓解,需立即就医排查肺炎、脑膜炎等继发感染。
恢复期保持清淡饮食,选择小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每日保证8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在50%-60%。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曲线,观察是否伴随咳嗽、腹泻等并发症状。体温正常后仍须观察3天,注意有无盗汗、体重下降等结核病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