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关键词: #腹泻
关键词: #腹泻
腹泻患者通常需要做粪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粪便培养、电解质检查和肠镜检查等项目。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是诊断腹泻的基础项目,通过观察粪便性状、颜色、有无脓血等指标,初步判断腹泻类型。该检查有助于鉴别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若发现白细胞、红细胞或寄生虫卵等异常成分,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检查前需留取新鲜粪便样本,避免尿液污染。
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常表现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而病毒感染可能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严重腹泻导致脱水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可能异常,该检查需空腹采静脉血。
粪便培养用于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对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培养可检出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等常见肠道病原体,指导抗生素选择。检查需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粪便标本,送检过程需保持低温。若结果为阳性,需结合药敏试验制定治疗方案。
电解质检查通过检测血清钾、钠、氯等指标,评估腹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程度。长期或严重腹泻可能引起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该检查对制定补液方案具有指导意义。需采集静脉血检测,急性腹泻伴呕吐、尿量减少时应优先安排此项检查。
肠镜检查适用于慢性腹泻或怀疑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病变。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肿瘤等疾病均可通过肠镜确诊,检查中可同步进行活检或治疗。需提前清洁肠道,检查时可能需静脉麻醉,存在肠穿孔等风险,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腹泻期间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生冷及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血便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检查后应按医嘱复查,特别是肠镜活检患者需关注病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