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结膜炎如何检查

真菌性结膜炎主要通过眼科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常见检查方式有角膜刮片镜检、真菌培养、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和角膜活检等。
角膜刮片镜检是诊断真菌性结膜炎的基础方法,医生会使用无菌刮匙获取角膜病变处样本,经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或孢子结构。该方法操作简便且快速,但存在假阴性可能。真菌培养则采用沙氏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进行为期2-4周的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并指导后续治疗,但耗时较长且阳性率受采样质量影响。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实现活体状态下角膜各层结构的无创成像,对早期深部真菌感染具有独特诊断价值,但设备要求较高。角膜活检适用于常规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通过病理检查可发现特征性真菌侵袭表现。
确诊真菌性结膜炎后应避免揉眼,保持眼部清洁干燥,使用专用毛巾并定期消毒。饮食上适当增加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摄入,如胡萝卜、鸡蛋等有助于角膜修复。户外活动时佩戴防护眼镜,避免植物性外伤导致感染加重。所有治疗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