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口足病怎么护理

儿童手足口病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调整饮食结构、隔离防护、监测体温、观察并发症等方式护理。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或溃疡。
疱疹破溃后可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口腔溃疡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擦拭。皮疹未破损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损后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护理前后需严格洗手。
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避免酸性、坚硬或过烫食物刺激口腔溃疡。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常温椰子水或口服补液盐。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泥或蒸熟的苹果泥,帮助黏膜修复。
患儿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粪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居家隔离至少两周,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家长护理时应佩戴口罩,接触分泌物后立即用流动水洗手。患儿玩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衣物阳光下暴晒。
每日测量体温3-4次,38.5℃以下可物理降温,如退热贴或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持续高热不退或伴有寒战需及时就医,警惕脑炎等重症表现。
注意是否出现持续呕吐、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异常。手足疱疹一般7-10天消退,若出现化脓、肿胀等继发感染症状,需就医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感染药物。心肌酶异常者需营养心肌治疗。
护理期间保持室内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30分钟。恢复期可逐步添加鸡蛋羹、鱼肉泥等优质蛋白食物。患儿痊愈后仍可能排毒2-4周,需继续做好个人卫生。托幼机构儿童需持医疗机构复课证明返校,避免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