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

感冒发烧胸闷气短可能由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对症用药、氧疗、休息观察、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胸闷气短若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警惕心肺并发症。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可引发上呼吸道炎症反应,导致发热、鼻塞等症状。病毒毒素或炎症介质可能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出现暂时性胸闷。治疗以对症为主,如连花清瘟胶囊、感冒灵颗粒缓解症状,配合多饮水休息。
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继发感染可能向下蔓延至支气管或肺部,引起支气管炎或肺炎。炎症导致肺泡渗出增多时可出现气促,伴随胸痛、咳黄痰。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发热超过38.5℃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肺部实质感染时,炎性渗出物填充肺泡腔,直接影响氧合功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CT可见斑片影。除抗生素外,重症需住院接受氧疗,如出现口唇紫绀需紧急就医。
气管-支气管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多可导致气道狭窄,尤其夜间平卧时易发喘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可能伴随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扩张支气管,痰液黏稠时加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
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累及心肌,出现心前区闷痛、活动后气短加重,伴随心率失常或血压下降。需通过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排查,确诊后需绝对卧床,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等营养心肌,严重者需糖皮质激素治疗。
感冒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温水摄入,卧室维持50%-60%湿度有利于呼吸道湿润。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若静息状态下仍感明显气促,或出现意识模糊、咯血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鱼肉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