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怎么办

小儿尿路感染可通过多喝水、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抗生素、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儿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畸形、免疫力低下、憋尿习惯、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排尿,可减少细菌在尿路的滞留时间。建议家长督促儿童每日分次饮用温开水,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尿道。对于婴幼儿,可通过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率实现补水目标。但需注意肾功能异常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
每日用温水从前向后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家长需为婴幼儿及时更换尿布,排便后立即清洁。女童应避免穿紧身裤,男童包皮过长者需每日翻洗。集体生活儿童要单独使用洗浴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头孢克肟颗粒适用于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耐药菌株有效,需整疗程服用防止复发。呋喃妥因肠溶片适用于反复感染,但可能引起胃肠反应。所有抗生素均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金银花露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缓解尿频尿急症状。三金片含积雪草等成分,能抑制尿路黏膜炎症反应。使用中成药需辨证施治,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服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对于膀胱输尿管反流三级以上或尿道梗阻患儿,可能需行输尿管再植术解除解剖异常。包茎合并反复感染者可考虑包皮环切术。术前需完善尿动力学检查,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定期复查超声。
患儿应穿着纯棉透气内衣,避免久坐潮湿环境。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蓝莓等富含花青素的水果。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家长需记录排尿日记,监测体温变化,如出现持续发热或血尿应立即复诊。预防方面建议培养定时排尿习惯,幼儿园儿童如厕后需检查清洁是否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