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癫痫发作的病理基础主要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与遗传因素、脑损伤、代谢异常、感染或肿瘤等因素有关。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部分癫痫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这类癫痫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或失神发作。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需结合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或拉莫三嗪片等。
脑外伤、脑卒中或缺氧性脑病等可导致脑组织结构性损伤,破坏神经元正常电活动。损伤区域可能形成异常放电灶,引发局部或全面性发作。头部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并配合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等药物控制发作。
低血糖、低血钙或肝肾功能衰竭等代谢紊乱可改变神经元兴奋性。电解质失衡直接影响细胞膜电位,诱发电信号传导异常。纠正代谢紊乱是关键,同时需使用苯妥英钠片或托吡酯片等药物预防复发。
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损伤和胶质增生。炎症介质可能降低发作阈值,形成慢性癫痫灶。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需长期服用加巴喷丁胶囊或唑尼沙胺片等抗癫痫药物。
胶质瘤、脑膜瘤等占位病变可直接压迫或浸润脑组织,干扰神经环路功能。肿瘤相关癫痫常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可能进展为全面性发作。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方法,术后需联合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或普瑞巴林胶囊控制残余症状。
癫痫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饮食需均衡营养,限制酒精摄入。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但须有人陪同避免发作时受伤。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或频率增加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