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胰腺炎跟胰腺癌

胰腺炎与胰腺癌可通过症状特点、检查手段及疾病进程区分。胰腺炎多为急性发作的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胰腺癌则表现为隐匿性加重的腹痛、消瘦及黄疸。确诊需结合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
胰腺炎以突发上腹剧痛为主,疼痛向背部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血淀粉酶显著升高。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逐渐出现持续性上腹隐痛、体重骤降、皮肤巩膜黄染,部分患者伴随脂肪泻。胰腺炎症状多与饮食相关,胰腺癌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胰腺炎诊断依赖血尿淀粉酶检测、腹部CT显示胰腺水肿渗出。胰腺癌需通过肿瘤标志物CA19-9筛查,增强CT或MRI可见胰腺占位性病变,确诊需超声内镜引导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证据。PET-CT在鉴别转移灶方面具有优势。
急性胰腺炎经禁食、抑酶治疗后多在1-2周缓解,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致胰腺钙化。胰腺癌呈不可逆进展,确诊时多属中晚期,生存期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胰腺炎病程中炎症指标波动明显,胰腺癌患者多伴随进行性营养不良。
胰腺炎常见诱因为胆石症、酗酒、高脂饮食,部分与遗传性胰腺炎相关。胰腺癌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病史、糖尿病及家族遗传史。两者均可出现血糖异常,但胰腺癌更易突发难治性糖尿病。
胰腺炎以禁食补液、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等抑制胰液分泌为主,重症需ICU监护。胰腺癌早期可手术切除,中晚期需吉西他滨注射液等化疗联合放疗,靶向治疗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两者均需严格戒酒并控制血脂。
出现持续上腹疼痛或消瘦黄疸时应尽早就医,完善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检查。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及酒精摄入,慢性胰腺炎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胰腺癌风险。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腹部超声筛查,确诊后需由消化内科与肿瘤科联合制定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