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尘肺病的原因有哪些

尘肺病主要由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主要有职业性粉尘暴露、防护措施不足、粉尘浓度过高、粉尘颗粒过小、个体易感性等因素。
长期从事采矿、建筑、冶金等行业的工作者,因接触矽尘、煤尘、石棉尘等生产性粉尘,粉尘在肺部沉积导致纤维化。发病与接触粉尘的工种直接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咳嗽、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治疗需脱离粉尘环境,遵医嘱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汉防己甲素片等抗纤维化药物,必要时进行肺灌洗。
工作场所未配备防尘口罩、通风除尘设备等防护设施,或劳动者未规范使用防护用具,导致粉尘吸入量增加。此类情况多伴随眼结膜充血、鼻腔干燥等黏膜刺激症状。改善需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推广KN95级防尘口罩,配合使用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缓解气道炎症。
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时,即使短期暴露也可能致病。高浓度金属粉尘可导致急性尘肺,表现为突发胸痛、咯血。需立即调离污染环境,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清除粉尘,联合吡非尼酮胶囊延缓肺纤维化进展。
直径小于5微米的粉尘颗粒可直达肺泡,石棉纤维等特殊形态粉尘更难被清除。这类患者易合并肺结核,出现低热、盗汗。除常规治疗外,需预防性使用异烟肼片,定期进行胸部CT监测。
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或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对粉尘更敏感。此类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展为肺心病。建议进行HLA基因检测评估风险,早期使用尼达尼布软胶囊干预,同时控制基础疾病。
预防尘肺病需落实三级防护:工程上采用湿式作业、密闭除尘;个人规范佩戴防护用具;企业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患者应戒烟并接种肺炎疫苗,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如鸡蛋、胡萝卜等,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出现持续干咳、运动后气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到职业病防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