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怎么回事

哺乳期乳腺炎可能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哺乳姿势不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哺乳期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排空乳汁、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乳腺炎的常见原因,多因哺乳间隔时间过长或婴儿吸吮不足导致。淤积的乳汁会压迫乳腺导管,引发局部红肿热痛。患者可表现为乳房胀痛、硬块形成。建议通过定时哺乳、手法按摩促进排乳,必要时使用吸奶器辅助。若发展为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引发感染。常见于乳头皲裂或卫生条件不佳时,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典型表现为乳房局部皮肤发红、触痛明显。治疗需及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等药物,配合局部硫酸镁湿敷缓解症状。
婴儿衔乳姿势错误或过度清洁会导致乳头皮肤裂伤,形成细菌入侵通道。表现为乳头表面裂纹、渗液或结痂,哺乳时剧烈疼痛。建议调整哺乳姿势,每次哺乳后涂抹羊脂膏保护乳头。合并感染时可短期使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暂停患侧哺乳。
婴儿仅含住乳头而非大部分乳晕时,会造成乳汁排出不畅及乳头损伤。正确姿势应使婴儿下颌紧贴乳房,嘴唇外翻含住整个乳晕。哺乳时可采用摇篮式、橄榄球式等多种体位交替,避免单侧乳房持续受压。哺乳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必要时手法挤净残余乳汁。
产后疲劳、营养不足或精神压力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风险。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乳腺炎症,可能伴随乏力、食欲减退。建议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注意休息并与家人分担育儿压力,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免疫调节。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穿戴宽松棉质哺乳文胸,避免乳房受压。每日用温水清洁乳头1-2次,哺乳前后无须使用消毒剂。饮食宜清淡但需保证足够热量,可适量食用丝瓜、蒲公英等具有通乳作用的食材。出现持续高热或乳房脓肿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加重感染。保持规律哺乳频率,建立母婴协调的喂养节奏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