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病毒性脑炎

中医治疗病毒性脑炎可采用清热解毒、平肝息风、化痰开窍等方法,常用方式有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病毒性脑炎多由外感温热毒邪侵袭脑窍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中医辨证施治是核心,针对热毒炽盛型常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含石膏、知母等清热解毒成分;痰热内闭型可用安宫牛黄丸豁痰开窍;恢复期气阴两虚者选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方剂,避免自行用药。
主穴取百会、风府、大椎等督脉穴位清泻热毒,配合合谷、曲池退热,昏迷加刺人中、十宣开窍。采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针灸能调节免疫、减轻脑水肿,但高热惊厥者需谨慎操作。
恢复期采用头面部穴位点按配合肢体经络推拿,如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改善脑部循环,上肢取手三里、外关等穴预防肌肉萎缩。每日20分钟,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实施,急性期禁用。
高热时可用青蒿、薄荷等煎汤擦浴物理降温,或吴茱萸研末醋调敷涌泉穴引热下行。紫雪散鼻腔给药对昏迷患者有辅助醒神作用,但皮肤破损者禁用。外治需避开眼周等敏感区域。
急性期予藕汁、梨汁等甘寒生津之品,恢复期用山药粥、百合羹健脾益脑。忌食辛辣发物,可适量添加石斛、麦冬等药食同源食材。吞咽障碍者需鼻饲流质,保证每日热量摄入。
中医治疗需与现代医学抗病毒、脱水降颅压等疗法协同应用,危重患者须及时转西医抢救。恢复期可配合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促进功能康复,定期复查脑电图监测预后。家属应保持病房安静通风,观察患者神志变化,记录体温及二便情况,发现抽搐或意识加深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