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胃穿孔早期症状主要有上腹剧痛、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发热寒战、休克前兆等。胃穿孔是胃壁全层破裂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的急症,多由消化性溃疡、外伤或肿瘤侵蚀等因素引起。
突发性刀割样上腹痛是胃穿孔最典型表现,疼痛多始于剑突下或上腹部,迅速扩散至全腹。疼痛呈持续性且难以忍受,常因体位改变或深呼吸加重。这与胃酸刺激腹膜神经丛有关,部分患者会伴随肩部放射痛。需立即禁食并采取屈膝侧卧位缓解症状。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反射性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呕出胆汁或血性液体。呕吐后腹痛无缓解是区别于胃肠炎的关键特征。胃酸大量外渗导致腹膜刺激和膈肌痉挛是引发呕吐的主因,需避免使用止吐药物掩盖病情。
腹部触诊可发现板状腹,即腹肌反射性收缩导致的全腹僵硬。按压时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这是腹膜受到化学性刺激产生的防御反应,提示可能已发生化脓性腹膜炎,需紧急影像学检查确认穿孔位置。
穿孔后细菌感染可引起体温升高,早期多为低热,随着腹膜炎进展可能出现寒战高热。体温超过38.5℃往往提示感染扩散,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此时需联合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和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
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表现提示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胃穿孔导致大量电解质和血浆渗入腹腔,引发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必要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并准备急诊手术修补穿孔。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禁食禁水,保持左侧卧位减少腹腔污染。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出血,可暂时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所有疑似病例均需在6小时内完成腹部CT检查,延迟治疗可能导致死亡率显著升高。术后需持续胃肠减压,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并规范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预防溃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