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可通过隔离防护、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调整、体温监测等方式护理。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患儿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物品,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家长处理患儿分泌物后需用肥皂洗手,患儿粪便可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隔离期通常持续至疱疹结痂后1周,期间避免前往幼儿园等公共场所。
保持皮疹部位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抓挠皮疹,婴幼儿可佩戴纯棉手套。洗澡时使用温水,禁用刺激性沐浴产品。
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溶液清洁口腔。溃疡处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或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促进愈合。避免进食过热、过酸或坚硬食物,饮用凉白开缓解疼痛。
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酸奶等,少量多餐喂养。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榨汁。忌食辛辣、油炸及坚果类食物。出现拒食时可暂时以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每4小时测量体温,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如退热贴、温水擦浴。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禁用阿司匹林。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肢体抖动、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护理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患儿衣物床单需每日更换并用沸水烫洗。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粉增强免疫力,但需警惕重复感染风险。痊愈后仍要观察1个月,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指甲脱落等迟发表现。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复诊,重症病例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