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皮质和肾髓质的区别有哪些

肾皮质和肾髓质在结构、功能和位置上有明显区别。肾皮质位于肾脏外层,颜色较浅,主要由肾小球和近曲小管组成;肾髓质位于肾脏内层,颜色较深,由肾锥体和集合管构成。两者共同参与尿液生成和电解质调节。
肾皮质呈现颗粒状外观,内含大量肾小球和近曲小管,血管分布密集。肾髓质由10-18个锥体结构组成,锥体尖端形成肾乳头,延伸至肾小盏,主要包含髓袢和集合管。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存在弓状血管,是两者结构过渡的标志。
肾皮质主要完成血液滤过功能,肾小球负责初级滤过形成原尿,近曲小管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肾髓质通过髓袢的逆流倍增作用形成渗透梯度,集合管在抗利尿激素调节下决定终尿浓度,共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肾皮质接受肾脏90%以上的血流量,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较高利于滤过。肾髓质血供来自直小血管,血流缓慢有助于维持高渗环境,但缺氧易导致髓质损伤。皮质区氧分压明显高于髓质区。
肾皮质易发生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免疫或代谢性疾病。肾髓质常见病变包括髓质海绵肾、尿酸盐沉积等,长期脱水或镇痛剂滥用可导致髓质缺血性损伤。两者炎症表现不同,皮质病变多伴蛋白尿,髓质病变常出现浓缩功能障碍。
超声检查中肾皮质呈中等回声,髓质锥体显示为低回声三角区。CT平扫时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增强扫描皮质期可见皮质明显强化。磁共振T2加权像上髓质信号强度通常高于皮质。
保持每日适量饮水有助于维持肾脏血流灌注,避免长时间憋尿可减少肾盂压力。建议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发现血尿、夜尿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以预防肾皮质和髓质的继发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