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肾病

关键词: #糖尿病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肾病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糖尿病肾病通常由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遗传因素、血脂异常、吸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干预。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诱因,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保持血糖稳定有助于延缓肾病进展。
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加重肾脏负担。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有助于血压管理。
优质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克/千克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摄入,避免加重肾损伤。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燕麦、绿叶蔬菜等,有助于血糖控制。
针对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医生可能开具改善肾微循环的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或调节血脂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出现水肿时可使用呋塞米片利尿,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当糖尿病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每周2-3次,通过机器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腹膜透析可在家中进行,每日更换透析液。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但需配型成功并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等指标,每3-6个月评估肾功能。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严格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诱发肾病加重。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