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关键词: #肺炎
关键词: #肺炎
预防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需从分娩期管理、喂养护理、环境清洁、感染控制、体位调整五方面综合干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多因羊水、胎粪或乳汁误入呼吸道引发,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产程中避免胎儿宫内窘迫是预防关键。产妇需配合医生监测胎心,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剖宫产等干预措施。对存在羊水污染的高危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由专业人员进行气道清理,必要时使用新生儿吸痰器清除呼吸道异物。
采用45度角半卧位喂养,奶嘴孔大小需与新生儿吸吮力匹配。早产儿建议使用专用防呛奶瓶,每次喂奶后竖抱拍背15-20分钟。出现呛奶时立即停止喂养,侧卧轻拍背部促进乳汁排出。
保持室温24-26℃、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接触新生儿前严格洗手,奶具需煮沸消毒。避免室内吸烟、喷洒杀虫剂等刺激性物质,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并用阳光暴晒杀菌。
产妇患呼吸道感染时应佩戴口罩,避免亲吻新生儿面部。限制探视人数,有发热咳嗽症状者禁止接触婴儿。新生儿衣物需单独清洗,与成人衣物分开消毒处理。
睡眠时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头部垫高15度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避免包裹过紧限制呼吸,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喂奶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洗澡、抚触等操作。
家长需每日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肤色及反应状态,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呻吟声等异常时立即就医。保持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哺乳期母亲应保证营养均衡。定期进行新生儿随访体检,按计划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性免疫制剂。注意避免过度保暖导致体温过高,使用湿度计监测室内环境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