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塞屁股怎么塞

宝宝发烧时使用退热栓(塞肛)需正确操作,将栓剂尖端朝前缓慢推入肛门1-2厘米,保持俯卧姿势5分钟防止滑出。退热栓适用于无法口服药物的发热患儿,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栓、布洛芬栓等。
操作前洗净双手并擦干,检查栓剂是否软化,若软化可冷藏10分钟硬化后使用。让宝宝侧卧或俯卧,双腿轻微屈曲暴露肛门,可在肛门周围涂抹少量凡士林润滑。退热栓需存放在阴凉处,避免高温导致药物变形失效。
撕开栓剂包装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栓剂圆锥形尖端,另一只手轻轻分开宝宝臀缝。将栓剂圆头朝前沿直肠壁缓慢推入肛门约成人一指节深度,推入后并拢双腿保持体位5分钟。操作时动作需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黏膜损伤。
塞肛后观察是否排出,若10分钟内排出需补塞半粒。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3次,两次间隔至少4小时。避免与口服退热药同时使用,可能造成药物过量。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高热或出现皮疹、腹泻需立即就医。
适用于呕吐无法服药、夜间高热或抗拒口服药物的患儿。对乙酰氨基酚栓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布洛芬栓适用于6个月以上幼儿。早产儿、肝肾功能异常患儿须医生指导使用,蚕豆病患儿禁用对乙酰氨基酚类栓剂。
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直肠黏膜擦伤出血,表现为肛门红肿或排便带血。少数患儿会出现肛门刺激感、排便感等不适。超剂量使用可引发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导致肝损伤。用药期间需监测排尿量,出现少尿或无尿应立即停药就医。
使用退热栓期间保持室内通风,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发热期间每2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适当增加温水摄入量。若72小时内体温未降至38.5℃以下,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表现,须及时儿科就诊。退热栓仅作为对症处理手段,反复发热需查明感染源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