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进气是怎么引起的

肺进气一般是指气胸,可能由胸膜损伤、肺部疾病、外力作用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气胸可通过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等方式治疗。
胸膜损伤可能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胸膜损伤常见于肺部手术、胸腔穿刺等医疗操作过程中,也可能由胸部外伤导致。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咳嗽等症状。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观察或胸腔闭式引流,药物可选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可能破坏肺组织导致气胸。这类患者通常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突发呼吸困难需警惕气胸发生。治疗需处理原发病同时进行胸腔引流,可使用氨茶碱片缓解支气管痉挛,配合异烟肼片治疗结核性气胸。
胸部受到外力撞击、挤压可能导致肺组织破裂引发气胸。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伤害,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的胸痛和呼吸受限。轻度气胸可吸氧观察,严重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
瘦高体型青少年可能因肺尖部胸膜下肺大疱破裂发生自发性气胸。多在剧烈运动、咳嗽后突然出现针刺样胸痛和呼吸困难。小量气胸可卧床休息观察,大量气胸需胸腔穿刺抽气,必要时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预防感染。
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可能因气道压力过高导致肺泡破裂形成气胸。常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重患者,表现为通气过程中血氧突然下降。需立即调整呼吸机参数并行胸腔引流,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继发感染。
气胸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屏气动作,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帮助胸膜修复。恢复期可进行缓慢深呼吸锻炼,但需避免突然用力。若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复查胸片。定期随访对于反复发作的气胸患者尤为重要,必要时需考虑胸膜固定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