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和荨麻疹的区别是什么

湿疹和荨麻疹是两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丘疹、渗出或结痂,荨麻疹则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风团、红肿、剧烈瘙痒,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湿疹可能与遗传、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物理刺激等因素引发。
湿疹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环境刺激如干燥气候或接触洗涤剂等有关。部分患者存在特应性体质,伴随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荨麻疹多由过敏反应引发,常见诱因包括食物如海鲜或坚果、药物如青霉素、昆虫叮咬、冷热刺激或压力。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诱发急性荨麻疹。
湿疹的皮损多呈慢性过程,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红斑、丘疹,严重时出现渗出、糜烂或苔藓样变,好发于肘窝、腘窝、面部等部位。荨麻疹的皮损为突发的风团,中央苍白、周围红肿,形态不规则,伴有剧烈瘙痒,单个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合并血管性水肿。
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慢性湿疹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症状时轻时重。急性湿疹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转为慢性。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荨麻疹病程短于6周,慢性荨麻疹病程超过6周。急性荨麻疹可能与近期感染或接触过敏原有关,慢性荨麻疹病因较难明确。
湿疹治疗需注重皮肤保湿,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严重时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荨麻疹以抗组胺药为主,如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急性发作伴呼吸困难需及时使用肾上腺素。慢性荨麻疹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组胺药或联合免疫调节治疗。
湿疹患者应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剂如凡士林,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抓挠。荨麻疹患者需记录并回避可疑过敏原,避免冷热刺激或紧身衣物摩擦。两者均需保持情绪稳定,压力可能加重症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全身反应如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湿疹和荨麻疹的护理需针对性调整。湿疹患者需坚持每日涂抹保湿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肥皂。荨麻疹患者发作期间可冷敷缓解瘙痒,饮食上暂忌辛辣刺激食物。两者均建议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汗刺激皮肤。若反复发作或常规处理无效,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完善过敏原检测或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