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怀孕就有炎症

怀孕后出现炎症反应主要与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功能调整、阴道微生态失衡等因素有关。常见诱因包括雌激素升高导致分泌物增多、免疫耐受机制激活、阴道pH值改变等,可能引发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感染。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显著上升,刺激宫颈和阴道黏膜分泌大量糖原,为病原微生物繁殖提供营养基础。这种生理性改变可能打破原有菌群平衡,促使条件致病菌过度增殖。孕妇可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碱性洗剂破坏酸性环境。
母体为维持胎儿存活会主动降低Th1型细胞免疫应答,这种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增加念珠菌、加德纳菌等机会性感染概率。若出现豆腐渣样白带伴瘙痒,可能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关,需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
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血管导致局部充血,阴道黏膜通透性增加使防御能力下降。同时子宫移位可能影响尿道自洁作用,易诱发尿路感染。建议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长时间憋尿,出现尿频尿痛时需排查膀胱炎。
阴道乳酸杆菌减少会使pH值升高至4.5以上,利于厌氧菌繁殖引发细菌性阴道病,特征为灰白色鱼腥味分泌物。临床可选用甲硝唑阴道凝胶或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栓,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以免交叉感染。
原有糖尿病或贫血孕妇更易发生反复感染,高血糖环境会促进念珠菌生长,贫血则降低黏膜修复能力。需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常规,控制原发病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建议孕妇每日常用温水清洗外阴但避免阴道灌洗,如分泌物颜色异常或伴有瘙痒灼痛,应及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注意选择宽松纯棉内衣,保持会阴干燥透气,避免摄入过量甜食。妊娠期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医师指导,不可自行使用阴道栓剂或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