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

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需与克罗恩病、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及结肠癌等疾病进行区分。
溃疡性结肠炎典型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多呈左下腹阵发性绞痛。病程较长者可出现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与克罗恩病相比,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局限于结肠黏膜层,较少出现肛周病变或肠瘘。感染性肠炎起病急骤,常伴发热和血象升高,病程较短。
结肠镜下可见连续性弥漫性黏膜炎症,从直肠向近端延伸,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浅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见假息肉。与克罗恩病的节段性分布、纵行溃疡及鹅卵石样改变不同。缺血性肠炎内镜下可见局限性黏膜缺血坏死,边界清晰,好发于脾曲等血管交界区。
活检组织学显示隐窝结构紊乱、隐窝脓肿形成及杯状细胞减少,炎症局限于黏膜层。克罗恩病则表现为透壁性炎症和非干酪样肉芽肿。结肠癌病理可见异型增生细胞浸润,而肠易激综合征无器质性病理改变。
活动期可见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增快及贫血,粪便钙卫蛋白检测有助于区分功能性肠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有一定特异性,而克罗恩病更易检出抗酿酒酵母抗体。
CT肠道成像可显示肠壁增厚和黏膜强化,但无肠壁分层现象或瘘管形成等克罗恩病特征。钡剂灌肠可见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改变,与肠易激综合征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形成对比。
日常管理中需注意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监测电解质平衡。定期结肠镜随访有助于发现癌变倾向,必要时需进行病变范围评估。所有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指标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