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肿瘤有哪些分类

眼眶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常见类型包括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泪腺混合瘤等良性肿瘤,以及横纹肌肉瘤、淋巴瘤、转移性肿瘤等恶性肿瘤。眼眶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暴露、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复视、眼睑肿胀等症状。
海绵状血管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眼眶良性肿瘤,由扩张的血管窦构成。肿瘤生长缓慢,多位于肌锥内,可能导致无痛性眼球突出、视盘水肿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影像学检查显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占位,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神经鞘瘤起源于周围神经的施万细胞,约占眼眶肿瘤的5%。肿瘤呈椭圆形或梭形,包膜完整,可导致渐进性眼球移位和视力障碍。病理学检查可见AntoniA型致密区和AntoniB型疏松区结构。完全切除后复发概率较低,术中需注意保护重要神经功能。
泪腺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泪腺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为眼眶外上方无痛性肿块,可能伴随眼球向内下方移位。影像学可见界限清楚的椭圆形占位,偶见钙化。手术需完整切除包膜,避免破裂导致种植复发,术后需长期随访观察。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肿瘤生长迅速,可导致突发性眼球突出、眼睑下垂和结膜充血。病理分型包括胚胎型、腺泡型和多形型。治疗需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方案,五年生存率与病理类型和分期密切相关。
眼眶淋巴瘤多为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无痛性肿块、眼睑肿胀和泪腺区浸润。诊断依赖组织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局限期病变可采用局部放疗,弥漫性病变需全身化疗,部分惰性淋巴瘤可暂观察随访。
发现眼眶占位性病变应及时就诊眼科或眼眶病专科,通过超声、CT或MRI明确肿瘤性质和范围。避免自行按压或热敷肿瘤部位,防止刺激肿瘤生长。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复发迹象。日常注意保护术眼避免外伤,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出现新发视力变化或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