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胀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 #腹胀
关键词: #腹胀
婴儿腹胀可能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乳糖酶、使用益生菌、就医干预等方式缓解。
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奶瓶奶嘴孔过大可能导致婴儿吞咽过多空气。表现为腹部膨隆、哭闹时腹壁紧张。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选择适合月龄的防胀气奶瓶。早产儿需特别注意控制单次喂养量。
原发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未消化乳糖在肠道发酵产气。常见大便酸臭、泡沫便伴随腹胀。可尝试低乳糖配方奶粉或添加乳糖酶滴剂,如康丽赋乳糖酶滴剂。继发性不耐受多继发于轮状病毒感染后,需治疗原发病。
抗生素使用或剖宫产分娩可能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表现为腹胀伴排便异常。可选用婴儿专用益生菌如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母乳喂养有助于建立健康菌群。
肠道节律紊乱可能导致近端肠管套入远端。特征性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需急诊进行空气灌肠复位,延误可能需肠切除手术。发病高峰在4-10月龄,男婴发病率较高。
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病变肠段持续性痉挛。新生儿期即出现腹胀、延迟排胎便。诊断需依靠直肠测压和活检,根治需行拖出型巨结肠根治术。术后需长期随访排便功能。
家长应记录腹胀发作时间与进食关系,避免过度包裹束缚腹部。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排气,飞机抱姿势有助于缓解不适。若腹胀持续24小时以上伴呕吐、血便、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排除急腹症。母乳喂养母亲需减少产气食物摄入,配方奶喂养应注意冲泡比例和温度控制。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能帮助判断营养吸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