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上吐下泻怎么办

感冒了上吐下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感冒后胃肠不适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细菌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感冒期间胃肠功能较弱,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刺激胃肠。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消化负担。若呕吐严重可短暂禁食4-6小时,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进食。
呕吐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次50-100毫升,分多次饮用。可适当饮用米汤、苹果汁等补充能量。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脱水需加强补液。
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烫伤,婴幼儿及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保护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调节肠道菌群,藿香正气口服液对风寒型胃肠感冒有效。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尿量明显减少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老年人症状加重,需立即就诊。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有关,需通过血常规、粪便检查明确病因。
感冒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加重症状。注意手部卫生,餐具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恢复期可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如瘦肉泥、炖苹果等。观察3天后若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新发症状,建议复查血常规和电解质。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密切记录呕吐腹泻次数及尿量,防止脱水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