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腺肌症的症状有哪些

胆腺肌症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消化不良、黄疸、发热寒战等。胆腺肌症是胆囊壁增生性疾病,可能由胆囊收缩功能障碍、胆汁淤积、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
右上腹隐痛是胆腺肌症的常见症状,疼痛可能放射至右肩背部。疼痛可能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异常有关,通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症状较轻时可尝试低脂饮食,若持续疼痛需就医排除胆囊结石或胆囊炎。医生可能开具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茴三硫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餐后腹胀与胆囊排空延迟相关,患者常伴嗳气、恶心等不适。这种情况可能与胆囊壁肌层增生导致收缩力下降有关。建议少量多餐并避免高脂饮食,必要时可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胆汁分泌异常可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腹泻、粪便油腻等消化不良表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胆囊罗-阿窦增多影响胆汁储存有关。日常需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医生可能建议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当合并胆总管受压或结石时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而粪色变浅。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胆道梗阻,需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或MRCP检查。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胆道支架置入或手术,药物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剂。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热伴寒战,提示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发作。这种情况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严重者需急诊胆囊引流或切除术。
胆腺肌症患者日常应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高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禁用偏方或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建议每年进行肝胆超声检查,合并胆囊结石者更需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