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发烧家长要注意哪些方面

孩子感冒发烧时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保持水分摄入、观察精神状态、合理用药及隔离防护。感冒发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咳嗽、鼻塞等症状。
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腋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发热超过3天需就医。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前需擦干腋窝,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测温。体温骤升至39摄氏度以上或出现寒战、嗜睡等表现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诊。
少量多次饮用温水、米汤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50毫升计算。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尿量减少或尿液深黄提示脱水。母乳喂养婴儿需增加哺乳次数,避免强行喂食果汁或甜饮料。
注意孩子是否出现拒食、呕吐、皮疹或抽搐等异常表现。精神状态改变如持续哭闹、反应迟钝需警惕重症。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线,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热规律与伴随症状。
退热药选择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两种药物间隔至少4小时。禁止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中成药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需辨证使用。家长须核对药品剂量并根据体重调整,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
患儿单独使用餐具毛巾,居室每日通风2次。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需洗手,避免与孕妇或免疫力低下者接触。体温正常24小时后可解除隔离,但咳嗽症状可能持续1-2周。
保持室内湿度50%-60%,衣着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饮食以易消化的粥、面条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耳朵疼痛、呼吸急促或热退后再度发热,提示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及时复查。体温稳定后仍需观察3天,确认无反复方可恢复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