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中耳炎吃什么药

宝宝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布洛芬混悬滴剂、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药物。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阿莫西林颗粒适用于细菌性中耳炎,该药物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皮疹或胃肠不适,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家长需按医生指导的疗程使用,避免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对肺炎链球菌等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有效,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发挥作用。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泻或过敏反应,用药期间应观察排便情况。该药物需空腹服用以保证吸收效果。
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外耳道炎合并中耳炎的情况,可直接作用于耳道局部感染灶。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滴药后保持侧卧姿势数分钟。6个月以下婴儿慎用,用药期间避免耳道进水。
布洛芬混悬滴剂可缓解中耳炎引发的耳痛和发热症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体温超过38.5℃时使用,两次用药需间隔6小时以上。胃肠功能较差的患儿建议随餐服用。
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适用于伴随鼻塞的中耳炎患儿,能收缩鼻黏膜血管改善咽鼓管通气。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避免反跳性鼻充血。家长需掌握正确滴鼻方法,防止药液流入咽喉部。
患儿饮食宜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南瓜羹等,避免过硬食物增加咀嚼时的耳部压力。保持居室空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缓解鼻部症状。观察患儿睡眠时是否频繁抓耳,避免侧卧压迫患耳。急性期应暂停游泳等可能使耳道进水活动,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定期复查鼓膜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