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湿疹还是荨麻疹

湿疹和荨麻疹可通过皮疹形态、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进行区分。湿疹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渗出或脱屑,慢性期皮肤增厚;荨麻疹则以风团伴瘙痒为特征,皮疹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两者可能与过敏、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建议就医明确诊断。
湿疹早期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斑、密集丘疹或小水疱,急性期可见渗出和结痂,慢性期皮肤干燥增厚伴苔藓样变。荨麻疹典型皮损为大小不等的苍白色或红色风团,中央隆起而周围有红晕,风团可融合成片状,按压后褪色。湿疹皮损多固定于特定部位,而荨麻疹风团具有游走性。
湿疹皮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慢性湿疹病程超过6周。荨麻疹单个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但新发风团可反复出现。急性荨麻疹病程短于6周,慢性荨麻疹则持续超过6周。两者均可复发,但荨麻疹消退后皮肤通常不留痕迹,湿疹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皮肤粗糙。
湿疹瘙痒多呈持续性,夜间可能加重,搔抓后易出现糜烂渗出。荨麻疹瘙痒多为阵发性,接触热源或机械刺激后加剧,搔抓后风团可能扩大但不破溃。部分荨麻疹患者伴有灼热感或刺痛感,严重时可出现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肿胀。
湿疹常见诱因包括接触洗涤剂、尘螨、动物皮毛等过敏原,以及皮肤干燥、精神紧张等。荨麻疹多由食物药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等引发,寒冷性荨麻疹遇冷风发作,胆碱能性荨麻疹与运动出汗相关。两者均可能因免疫功能紊乱导致,但荨麻疹发病更急骤。
湿疹治疗需保湿修复皮肤屏障,可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荨麻疹以抗组胺药为主,如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严重时需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两者均需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
日常应注意记录皮疹变化与可能诱因,湿疹患者需减少洗澡频率并使用温和保湿剂,荨麻疹发作期忌食海鲜等高组胺食物。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须立即就医。建议皮肤科就诊完善斑贴试验、血清IgE检测等,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