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又有白内障

视网膜脱落合并白内障通常需要分阶段手术治疗,优先处理视网膜脱落再治疗白内障。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白内障则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两者并存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
孔源性视网膜脱落需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或气体注入,通过切除病变玻璃体、解除牵引力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可能伴随眼压波动、角膜水肿等并发症,术后需保持特殊体位促进视网膜贴合。陈旧性脱落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可能需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或巩膜外垫压术。
待视网膜稳定后,通过2-3毫米切口粉碎吸除混浊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改善视力。核性白内障可选择预劈核技术,后囊混浊者需联合后囊激光切开。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稳定后再手术,高度近视患者需评估囊袋稳定性。
部分病例可考虑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一站式手术,但需满足视网膜病变简单、无严重增生等条件。手术难度增加可能导致角膜内皮损伤、黄斑水肿风险上升,术前需通过角膜内皮计数、OCT检查全面评估。
视网膜复位术后需3-6个月再行白内障手术,期间可能需佩戴高度数凸透镜临时矫正视力。人工晶体度数计算需考虑硅油折射率影响,多焦点晶体可能不适用于视网膜功能受损者。
需警惕术后眼内炎、继发青光眼、黄斑前膜等风险,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虹膜新生血管。建议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溴莫尼定滴眼液控制眼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
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眼底OCT和视野检查。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元素,强光环境下佩戴防蓝光眼镜。视网膜复位术后6个月内避免潜水、跳伞等气压剧烈变化活动,白内障术后1个月内防止污水入眼。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痛需立即就医,两种疾病术后均需长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