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

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可通过发病原因、症状特点、检查手段等进行鉴别。淋巴结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淋巴结核则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两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检查等方面存在差异。
淋巴结炎通常继发于邻近部位的急性感染,如口腔炎症、咽喉炎等,病原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淋巴结核属于特殊感染,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多继发于肺结核或其他脏器结核。两者病原体不同是鉴别的关键点之一。
淋巴结炎起病急骤,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触诊淋巴结质地较软且有压痛。淋巴结核病程较长,淋巴结肿大进展缓慢,初期疼痛较轻,后期可能出现皮肤破溃形成窦道,触诊质地中等偏硬。
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炎表现为淋巴结增大伴血流信号增强,边界清晰。淋巴结核超声可见淋巴结内部出现坏死液化区,周边血流减少,可能伴有钙化灶。CT检查有助于发现淋巴结核可能合并的肺部或其他部位结核病灶。
淋巴结炎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结核患者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多呈阳性,部分患者可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淋巴结穿刺液培养或PCR检测可明确病原体。
淋巴结炎病理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淋巴结核典型病理表现为干酪样坏死和朗汉斯巨细胞,抗酸染色可能发现结核杆菌。病理检查是确诊淋巴结核的金标准。
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确诊淋巴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全程遵医嘱用药。淋巴结炎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配合医生完成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淋巴结迅速增大等情况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