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后路手术的适应证有哪些

颈椎病后路手术的适应证主要有脊髓型颈椎病伴明显脊髓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无效、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导致椎管容积减少、颈椎不稳合并神经症状等。
脊髓型颈椎病伴明显脊髓压迫是后路手术的主要适应证。当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形成导致脊髓受压,患者可能出现四肢麻木、肌力下降、行走不稳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受压变形或信号异常时,需考虑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解除压迫。神经根型颈椎病在规范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且神经根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后路椎间孔切开术可有效减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常见于退变性改变,当三个及以上节段出现椎管狭窄并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时,后路手术能扩大椎管容积。后纵韧带骨化症若骨化厚度超过椎管矢状径的60%,或动态位片显示椎管储备间隙消失,需行后路减压手术。颈椎不稳合并神经症状时,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可重建稳定性。
颈椎病后路手术后需佩戴颈托保护4-6周,避免颈部过度屈伸和旋转。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术后3个月开始低强度游泳或颈椎操锻炼。日常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或电脑。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如牛奶、鱼肉、豆制品等,促进骨骼愈合。定期复查颈椎X线或磁共振,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