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食欲减退等。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病理状态。
心力衰竭患者常在活动后出现气促,平卧时加重,需垫高枕头或端坐呼吸。这与肺淤血导致肺顺应性下降有关,严重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急性肺水肿。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患者易感疲倦,日常活动耐量明显下降。轻度心力衰竭可能仅表现为爬楼梯困难,严重时连穿衣等轻微活动也会诱发乏力。这种症状与骨骼肌缺氧及代谢产物堆积有关。
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下肢凹陷性水肿,多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这与静脉回流受阻、钠水潴留有关,严重时可出现腹腔积液或全身水肿。患者可能发现鞋子变紧或体重短期内快速增加。
心力衰竭常伴随心律失常,患者自觉心跳沉重、不规则或过速。这与心脏扩大、心肌缺血及电解质紊乱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听诊可闻及心音异常。
胃肠道淤血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腹胀、恶心等症状。长期心力衰竭还可能引起肝淤血,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肝区压痛。营养吸收障碍可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活动。监测每日体重变化,若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定期复查心功能。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