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釉质发育不全是怎么回事

牙釉质发育不全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营养不良、婴幼儿期高烧、局部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强口腔护理、使用含氟牙膏、树脂修复、全冠修复、贴面修复等方式治疗。
部分患者存在釉原蛋白基因突变等遗传缺陷,导致成釉细胞功能异常。典型表现为家族中多人出现牙齿表面斑驳或凹陷,常累及乳牙与恒牙。建议遗传咨询后通过渗透树脂或瓷贴面改善美观,日常使用含氟化钠的防龋牙膏维护。
妊娠期钙磷代谢失衡或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胎儿成釉细胞分化。这类患者牙面多见横向带状缺损,可能伴随釉质软化。需加强孕期营养监测,出生后可通过氟保护漆处理缺损区,成人后考虑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
2岁前持续高热可能破坏釉质基质矿化,形成对称性黄褐色斑块。常见于麻疹、水痘等病毒感染后,多累及前磨牙与切牙。建议儿童发热时及时就医控制体温,恒牙萌出后采用微研磨联合漂白治疗,严重者需全瓷冠修复。
乳牙根尖周炎可能损伤下方恒牙胚的釉质发育,导致单个牙冠部出现局限性的白垩色斑块或坑凹。需尽早治疗乳牙感染,恒牙完全萌出后根据缺损程度选择复合树脂或预成冠修复,日常配合使用氟化亚锡漱口水。
四环素类药物与釉质中的钙结合会形成永久性色素沉着,表现为灰黄色带状条纹。常见于8岁前使用过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群体。现代临床已严格限制儿童使用该类药物,现有损伤可通过髓腔漂白配合瓷贴面改善。
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避免釉质磨损,每半年进行专业涂氟保护。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酸性食物,咀嚼硬物时注意均衡受力。备孕女性需保证每日1200mg钙摄入,婴幼儿发热超过38.5℃需及时药物降温。出现牙齿敏感或缺损加重时,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