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导致的高血压有哪两种类型

嗜铬细胞瘤导致的高血压主要有阵发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两种类型。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进而引发血压异常。
阵发性高血压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发作时收缩压可超过200毫米汞柱,伴有头痛、心悸、出汗等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发作频率从每天数次到数月一次。阵发性高血压可能与肿瘤间歇性释放儿茶酚胺有关。治疗上需及时使用酚妥拉明注射液控制急性发作,长期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酚苄明片,必要时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持续性高血压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多维持在140-180毫米汞柱。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高血压危象。持续性高血压可能与肿瘤持续分泌儿茶酚胺有关。治疗上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如甲磺酸多沙唑嗪片联合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必要时需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于难治性高血压,可考虑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辅助治疗。
嗜铬细胞瘤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上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警惕肿瘤复发。出现血压波动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