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免疫组化一定是癌吗

做免疫组化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免疫组化是病理检查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鉴别肿瘤性质、来源以及指导治疗方案,其适用范围包括良性肿瘤、炎症反应及部分非肿瘤性疾病。
免疫组化检查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特定抗体标记组织中的蛋白质,辅助病理医生判断病变性质。许多良性病变如纤维瘤、腺瘤或慢性炎症组织可能因细胞异常增殖需要免疫组化鉴别。例如乳腺纤维腺瘤可能需用雌激素受体抗体排除恶性倾向,甲状腺炎可能通过甲状腺球蛋白染色明确炎症类型。这些情况中免疫组化结果往往显示阴性或弱阳性,结合形态学特征可排除恶性肿瘤。
当免疫组化检测到特定肿瘤标志物强阳性时需警惕恶性可能。细胞角蛋白20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来源的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阳性可能与肺腺癌相关。但某些交界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也可能呈现类似标记模式,需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部分感染性疾病如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也可能出现异常标记,需通过EBER原位杂交等补充检测排除。
建议患者根据病理报告中的免疫组化结果描述,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后续诊疗方案。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避免过度焦虑检查结果。若报告提示恶性倾向,应配合医生完善影像学或基因检测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