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检查方法有哪些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检查方法主要有踝肱指数测定、多普勒超声检查、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引起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
踝肱指数测定通过测量踝部与上臂血压比值评估下肢动脉血流情况。该检查无创、操作简便,可作为筛查手段。踝肱指数低于0.9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狭窄,低于0.4表明严重缺血。检查时需保持平卧位,避免运动后立即测量影响结果准确性。
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显示血管形态及血流速度,能直观观察动脉狭窄部位和程度。该检查安全无辐射,可重复进行,能检测血流方向、血管壁斑块等。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肥胖或血管钙化可能影响成像清晰度。
CT血管成像通过注射造影剂获得下肢动脉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情况。该检查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但需接触电离辐射和碘造影剂。肾功能不全或碘过敏者慎用,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
磁共振血管成像利用磁场和射频波成像,无需电离辐射即可显示血管病变。该检查对软组织对比度好,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惧症者不适用,检查时间较长且对钙化灶显示欠佳。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动态观察血流并同期进行介入治疗。该检查需动脉穿刺和造影剂注射,存在穿刺部位血肿、造影剂肾病等风险。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或拟行手术时采用,术后需加压包扎并监测生命体征。
确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应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日常注意下肢保暖,避免久坐久站,适度进行步行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定期复查血管情况,出现下肢疼痛加剧或溃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