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妊娠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孕妇妊娠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胎儿生长受限等。妊娠性心脏病是指妊娠期间出现或加重的心脏疾病,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心力衰竭是妊娠性心脏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治疗上需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必要时需住院治疗。
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和心脏负荷增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轻度心律失常可通过休息缓解,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妊娠期血液呈高凝状态,加上活动减少,容易形成血栓,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适当活动、穿戴弹力袜,高危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抗凝药物。
心脏结构异常孕妇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为发热、乏力、心脏杂音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很重要,同时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源。
母体心脏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胎盘灌注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需加强产前检查,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同时保证孕妇营养摄入,但需控制钠盐和液体量。
妊娠性心脏病孕妇需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由心脏科和产科医生共同管理。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循环。饮食上需控制钠盐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产后仍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部分患者可能需长期随访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