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低怎么办

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低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肾毒性药物、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方式改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通常与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药物损伤等因素有关。
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牛奶等,减少豆类及红肉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合并高钾血症时需限制香蕉、土豆等高钾食物。
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应维持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可使用阿卡波糖片或胰岛素注射液。合并高尿酸血症时需服用非布司他片降尿酸。
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造影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必要时进行水化治疗。中药需避免含马兜铃酸、朱砂等成分的药材。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和心率,出现头晕、胸闷立即停止。卧床患者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
每3-6个月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使用肾小球滤过率公式动态评估肾功能变化。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发现尿量减少或下肢水肿及时就诊。合并贫血时需监测血红蛋白和铁代谢指标。
老年人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注意足部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时携带用药记录,便于医生调整方案。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应立即就医。家属应协助记录血压、血糖数据,监督用药和饮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