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下方的脓疱疮怎么处理

关键词: #脓疱疮
关键词: #脓疱疮
鼻下方的脓疱疮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物理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脓疱疮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红斑、脓疱、糜烂结痂等症状。
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的碘伏溶液轻柔清洗患处,每日重复进行2-3次,有助于清除脓液和结痂。清洁后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用手抓挠。若脓疱未破裂,可用无菌针头在边缘刺破后挤出脓液,再涂抹抗菌药物。家长需注意儿童患者可能因疼痛抗拒清洁,可先用温热毛巾湿敷软化痂皮。
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适用于局限性感染。莫匹罗星软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活性,每日薄涂患处3次。夫西地酸乳膏能穿透皮肤深层,对链球菌感染效果显著。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药膏污染。若用药3天后无改善或出现皮肤过敏,应停用并就医。
头孢氨苄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克拉霉素片适用于面积较大或伴有发热的感染。头孢氨苄胶囊对链球菌效果较好,常见疗程为5-7天。阿奇霉素分散片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需空腹服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建议与食物同服。儿童患者家长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紫外线照射可抑制细菌繁殖,加速创面干燥,适用于反复发作或广泛性脓疱疮。每次照射剂量为0.5-1个最小红斑量,每周重复进行2-3次。治疗时需保护眼睛,照射后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干燥。红外线照射有助于炎症消退,但急性渗出期禁用。
对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脓肿或波动感明显的病灶,需行切开引流术。局部麻醉后做十字形切口,彻底排出脓液并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更换敷料,配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延长术后观察期,警惕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保持鼻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或刮擦脓疱。接触患处后需彻底洗手,防止自身接种或传染他人。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剃须刀等个人物品。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若病灶持续扩大、出现淋巴结肿痛或发热,应立即就医。